橋式起重機及門式起重機的維修及保養
圖1:橋式起重機 圖2:門式起重機
橋式起重機或門式起重機在工作中,由于各種載荷的作用,某些零部件、金屬結構、必然要發生磨損或變形。當這些磨損達到一定程度時,就會嚴重影響或喪失整機原來的技術性能,危及起重機的作業安全。這時必須對磨損失效的零部件、變形的金屬結構進行更換、修復。
1吊鉤和滑輪:吊鉤固定處必須可靠,螺母不得有松脫現象。釣鉤磨損處不得用堆焊法修補。滑輪繩槽磨損不均勻可在車床上重新加工,直徑500mm的可減少3mm;直徑500mm的可減少5mm。鑄鋼滑輪的輪緣缺損時,可進行補焊。滑輪的潤滑油嘴必須保持清潔,保證油道暢通。
2 鋼絲繩卷筒:繩槽磨損時,可適當減少筒體壁厚(一般約可減少10%-15%),在車床上加工新繩槽。為保證安全,加工前應先進行驗算,以確定車削架工量。鑄鋼和鋼板組焊卷筒表面的缺陷,應按部位和大小確定焊補方法。及時焊補。鍵槽損壞后,可先焊補,然后加工修復。卷筒端板齒圈固定螺栓孔如有磨損,可重新絞孔。
3 走行輪:輪緣磨損量不超過原厚度40%,滾動表面缺陷不太大者,可焊補修復。鑄鋼走行輪輪圈和輪緣的缺陷可用先焊補后加工的方法修復,也可把全部輪圈和輪緣切削掉、另在外圈用壓配法套裝一個尺寸相當的套箍,固定后加工出與設計尺寸相符的輪圈和輪緣。走行輪滾動表面的凹坑、砂眼之類的面積和深度都不大的缺陷,可用焊補加工法修復。走行輪輪轂和輪幅的裂紋可以補焊,輪圈上的裂紋不能焊補。
4 軸和心軸:軸撓曲可矯直,撓度不超過全長0.8%者,可用冷作法矯直。撓度超過全長0.8%者,必須加熱矯直。常用的矯直設備是螺旋千斤頂。矯直時,應逐步加載,不可錘擊。矯直后,經過檢驗合格才可重新使用。軸肩磨損可用先焊補或先噴涂后加工的方法修復。損壞了的鍵槽可用手工或銑切法修復。
5 滑動軸承:常見的缺陷是配合松動、有裂紋、潤滑油槽堵塞、軸承有凹陷及壓痕等。
6滾動軸承:大多應在大修和中修期間換新。次要部位的經仔細檢查未見缺陷者可繼續使用。凡鋼球和隔離環銹蝕、滾道表面有磨損和疲勞剝蝕,鋼球和鋼柱有磨損擦痕,隔離環損壞以及內、外套有裂紋的滾動軸承,都必須換新。經檢查可繼續使用必須清洗干凈,才能繼續使用。
7制動器:常見的缺陷是制動輪磨損、制動帶或制動片磨損、杠桿系統銷軸鉸點孔擴大、銷軸磨損、傳力杠桿變形及緊固件磨損。修理和裝配完畢的制動器必須保證:杠桿系統各桿件能相對運動,均衡平穩,無卡阻;制動帶與制動瓦緊密貼合,尺寸符合要求;制動器松開時,制動輪與制動帶之間的間隙不得小于0.25mm。對于Φ100-Φ200mm制動輪,標準間隙為0.5mm;對于Φ200-Φ400mm制動輪,標準間隙為1.0mm。間隙過大,制動力矩難以保證;間隙過小,將造成制動瓦咬塞。調整制動器的要求是:制動瓦報緊時,電磁鐵仍有不小于總行程15%的備用行程,以便適應使用調整過程的需要。
8聯軸器:彈性柱銷聯軸器常見的缺陷:輪圈磨損、彈性橡膠圈磨損、銷軸彎曲和擦傷、半聯軸器本體裂紋、輪轂銷軸孔變形、鍵槽損壞等。
9齒輪傳動:缺陷是嚙合齒輪副磨損、斷齒、輪轂孔和鍵槽磨損、齒圈和輪輻開裂,減速器體出現裂紋等。最危險的缺陷是起升機構和變幅機構小齒輪的磨損。
10減速器裝配:裝配前,先將上下箱體清洗干凈,并在箱體內壁刷耐油防銹漆。安裝滾動軸承應當注意:①仔細檢查滾動軸承的安裝部位,必須無塵土、銹蝕和毛刺等。②配合松緊合適。③上下箱體分箱面間隙不可太大,以免端蓋損壞滾動軸承。④軸頸及減速器箱體軸承處應先涂一層潤滑油。⑤滾動軸承必須在臨裝配前起封,要放在汽油里清洗,涼放在貨架上,并在下面墊一張干凈紙。⑥以采用螺旋千斤頂壓裝軸承為宜,必須使用錘擊時,要用黃銅棒或銅棒加墊傳力,沿軸承套四周均勻敲擊,以免產生偏斜。⑦不準靠鋼球或錐柱傳力,安裝內套時不得錘擊外套,安裝外套時不得錘擊內套。⑧在齒輪軸上安裝滾動軸承時,應將軸承吊掛在油中加熱到80-90℃。加熱時,軸承不得與油盆底面或四壁接觸。⑨裝配時,務使滾動軸承緊靠軸肩,或通過調整墊靠緊軸肩。⑩一根軸上兩個滾動軸承不能同時兼有軸向定位。只能一套有軸向定位,而另一套可隨溫度的變化作微小縱向位移。裝配減速器時,應檢查齒輪副的嚙合質量。要求齒側間隙適當,接觸面大且均勻、無噪音及撞擊聲。
11 典型零部件的潤滑材料及其添加時間
序號 | 零部件名稱 | 添加時間 | 潤滑條件 | 潤滑材料 |
1 | 鋼絲繩 | 一般15—30天一次 | (1)把潤滑脂加熱50—100℃浸涂至飽和為止(2)不加熱涂抹 | (1)鋼絲繩麻芯脂(Q/SY1152—65) (2)合成石墨鈣基潤滑脂(SYB1405—65)或其他鋼絲繩潤滑脂 |
2 | 減速器 | 使用初每季換一次,以后可根據油的清潔情況半年至一年換一次 | 夏季 | 用HL30齒輪油 |
冬季 (1) 不低于-20℃ (2) 低于-20℃ | (1) 用HL20齒輪油(SYS1103-62S) (2) 用冷凍機油 | |||
3 | 開式齒輪 | 半月一次,每季或半年清洗一次 | 明齒輪脂(HG1-26-73) | |
4 | 齒輪聯軸器 | 每月一次 | 工作溫度在-20—50℃ 高于50℃ 低于-20℃ | (1) 可采用任何元素為基本的潤滑脂,單不能混合使用 (2) 用工業鋰基潤滑脂(Q/SY1110-65) |
5 | 滾動軸承 | 3—6個月一次 | ||
6 | 滑動軸承 | 酌情 | ||
7 | 卷同內齒盤 | 大修時加滿 | ||
8 | 液壓電磁或液壓推桿 | 每半年 更換一次 | (1)高于或等于-10℃ (2)低于-10℃ | (1)25號變壓器油 (2)10號航空液壓油 |
9 | 液壓緩沖器 | 酌情 | (1)0℃以上 (2)0℃以下 | (1)沸水40.17%,甘油57.7%,鉻酸鉀2%,氫氧化鈉0. 13%, (2)錠子油或變壓器油 |
10 | 電動機 | 年修或大修 | (1)一般電動機 (2)H級絕緣和濕熱地帶 | 1. 復合鋁基潤滑脂 2. 3號鋰基潤滑脂 |
12 機械部分的常見故障及消除方法
序號 | 名稱 | 常見故障 | 原因及后果 | 排除方法 |
1 | 鍛造吊鉤 | 1. 尾部及尾部螺紋退刀槽出現裂紋 2. 吊鉤表面上有裂紋或破裂 3. 釣嘴危險斷面的磨損超過其高度的10% | 吊鉤損壞 | 1.停止使用 2.停止使用 3.停止使用或降低額定起重量 |
2 | 片式吊鉤 | 1. 外力使吊鉤彎曲 2. 鉤片的表面上有裂紋 | 吊鉤損壞 | 1.停止使用 2.更換損壞的鉤片 |
3 | 滑輪 | 1. 滑輪槽不均勻磨損 2. 滑輪心軸磨損 3. 滑輪不轉動 4. 輪緣或腹板上有裂紋 | 1.鋼絲繩磨損快 2.心軸損壞 3.鋼絲繩損壞 4.滑輪損壞 | 1.更換 2.加油潤滑 3.加油潤滑 4.更換 |
4 | 卷筒 | 1. 出現裂紋 2. 壁厚磨損超過原厚度的10% | 卷筒損壞 | 更換 |
5 | 軸 | 1. 裂紋 2. 軸的彎曲每米超過0.5mm | 軸或軸頸損壞 | 更換 |
6 | 聯軸器 | 1. 在半聯軸體內有裂紋 2. 聯接螺栓孔磨損 3. 聯軸器齒磨損 4. 鍵槽磨損 | 1、 損壞聯軸器 2、 產生振動切斷螺栓 3、 缺乏潤滑脂齒磨損,重物墜落 4、 鍵脫槽,重物墜落 | 1. 更換 2. 重新加工孔更換螺栓 3. 定期加油潤滑。當磨損超過原齒厚的0.1—0.25時更換 4. 磨損嚴重時更換 |
7 | 齒輪 | 1. 齒輪齒損壞 2. 齒磨損 3. 輪輻輪圈和輪殼有裂紋 4. 鍵損壞和齒輪在軸上跳動 | 1.在工作中跳動繼而損壞 2.在開動或制動時跳動 3.齒輪損壞 4.切斷鍵 | 1. 更換 2.齒輪磨損超過原齒厚的0.1—0.25時更換 3.起升機構上的應更換運行機構上的應修理 4.更換 |
| 制動器 | 1.不能夾持住貨物 | 1.拉桿系統中活動關節被卡住 1. 潤滑油滴入制動輪的制動面上 2. 制動帶過分的磨損 3. 電磁鐵制動器上的制動杠桿 4. 液壓推桿制動器上葉輪旋轉不靈 | 1. 用油潤滑活動關節 2. 用煤油清洗制動輪及制動帶 3. 更換制動帶,調整鎖緊螺母 4. 檢查電器部分和推桿機構 |
2.上閘后打不開 | 1.制動閘帶膠粘在油污垢的制動輪上 2.活動關節卡住 3.彈簧張力過大 4.電磁鐵線圈燒毀 5.液壓推桿制動器 (1) 油液使用不當 (2) 葉輪上的鍵損壞電動機空轉 (3) 葉輪卡住 (4) 電動機回路斷路或燒毀 | 1. 用煤油清洗制動輪及制動帶 2. 消除卡住現象 3. 調整彈簧 4. 更換線圈 5. (1)按不同的溫度更換油液 (2)換新鍵修理鍵槽 (3)調整推動器機構 (4)檢查電器部分
| ||
3.制動帶有焦味,磨損很快 | 由于不均勻地離開而使制動帶發生摩擦,使制動輪發生過熱現象 | 調整制動帶 | ||
4.制動器易于脫開調整位置 | 調整螺母沒有擰緊或背螺母沒擰好 | 調整制動器牢固的擰好螺母并擰緊背螺母 | ||
9 | 減速器 | 1.外殼發熱 2.潤滑油沿剖分面流出 3.振動(跳動) | 1.軸承故障軸頸卡住, 齒輪磨損,齒輪和軸承內缺潤滑油 2.機件磨損,螺栓松動 | 1.更換新油,檢查嚙合情況和軸承情況 2.擰緊螺栓或換涂料 3.更換損壞件擰緊螺栓。在底座處加擋鐵 4.擰緊螺母,換新鍵 |
10 | 滾動軸承 | 1.過熱 | 1.缺乏潤滑油脂 2.軸承中有污垢 | 1.檢查軸承中的潤滑油量使其達到標準規定 2.用汽油清洗軸承并注入新的潤滑脂 |
2.工作時噪音大 | 1.裝配不良,軸承游隙過小或轉動件受阻 2.軸承零件磨損或破碎
| 1.檢查軸承裝配情況進行調整 2.更換軸承 | ||
11 | 車輪 | 走行不平穩及發生歪斜 | 1.車輪輪緣磨損超差 2.不均勻磨損使車輪直徑差別過大 3.軌道不平 | 1.磨損超過原尺寸的0.5時更換 2.重新加工車輪或更換 3.修理軌道 |
12 | 小車運行機構 | 打滑 | 1.軌道上有油或在室外工作時有冰霜 2.輪壓不均勻 3.同一截面內兩根軌道標高差過大 | 1.去掉油污或冰霜 2.調整輪壓 3.調整軌道使其達到安裝標準 4.改善電機的起動方法 |
13 電器設備的故障及消除方法
序號 | 名稱 | 常見故障 | 主要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 | 電動機 | 1.均勻過熱 | 1.實際工作類型超過了額定值而過載 2.在低電壓下工作 | 1.降低起重工作的繁忙程度或換合適的電動機 2.電壓低于額定電壓的10%時,應停止工作 |
2.工作時燥音不正常 | 1.定子相位錯移 2.定子鐵芯未壓緊 3.滾動軸承磨損 4.橫楔子膨脹 | 1.糾正錯誤 2.調整定子 3.更換軸承 4.鋸去脹出的楔子或更換 | ||
3.電刷冒花或滑環被燒焦 | 1.電刷研磨不好電刷在刷握中太緊 2.電刷及滑環臟污,滑環不平,電刷壓力不夠 | 1.磨合電刷,調整電刷松緊程度 2.用酒精揩布擦凈滑環,磨光滑環 | ||
2 | 電磁鐵 | 1.線圈過熱 | 1.電磁鐵吸力過載 2.磁流通路的固定部分和活動部分之間有間隙,線圈電壓與電網電壓不相符合 | 1.調整彈簧壓力,清除間隙 2.更換線圈或改變接法 |
2.發出嗡嗡聲 | 1.電磁鐵過載 2.磁流通路的工作面有污垢 | 1.調整彈簧 2.清除污垢 | ||
3.電磁鐵吸力不能克服彈簧力 | 1.電磁鐵過載 2.電網電壓低 | 1.調整制動器機械部分 2.暫停工作 | ||
3 | 接觸器 | 1.線圈過熱 | 1.線圈過載 2.磁流通路的活動部分接觸不到固定部分 | 1.減小活動接頭對固定觸頭的壓力 2.消除偏斜、卡塞、污垢或更換線圈 |
2.嗡嗡聲較大 | 1.線圈過載 2.磁流通路工作表面上臟污 3.磁力通路自動調整系統中有卡塞現象 | 1.減小出頭壓力 2.清除污垢 3.清除卡塞 | ||
觸頭過熱或燒損 | 1. 觸頭壓力不足 2. 觸頭臟污 | 1. 調整壓力 2. 消除污物 | ||
4.主接觸器不能接通 | 1.閘刀開關未閉合 2.緊急開關未閉合 3.倉口開關未閉合 4.控制手柄未放零位 5.控制電路熔斷器燒斷 6.電路無電 | 1.合上開關 2.放回零位 3.接通熔斷器 4.檢查電路是否有點 | ||
5.起重機運行中接觸起經常掉閘 |
![]() ![]() 相關文章
想了解物料、產量、選型及本月優惠報價信息,歡迎您撥打我們的服務電話或者在線咨詢獲取! ![]() 服務熱線:86-13929139265 創造客戶價值 助力客戶成功
廣東順發憑借良好的聲譽,優異的品質及完善的服務贏得世界點贊,在國內外眾多企業大放異彩。
|